仿生纳流离子学

发布者:文明办发布时间:2022-11-21浏览次数:290


主讲人:侯旭 厦门大学教授


时间:2022年11月23日15:00


地点:腾讯会议 801 967 370


举办单位:数理学院


主讲人介绍:侯旭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、厦门大学电化学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、厦门大学仿生多尺度孔道课题组组长、闽江科学传播学者(首批)等。致力于仿生新概念孔道膜材料交叉领域的研究,提出“液体门控”的原创概念,并引领液体门控技术的全球发展。以唯一通讯作者在Nature, Science, PNAS,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专业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,并作为牵头客座编辑负责Advanced Materials, Small和《应用化学》的专刊;由于该系列研究工作的先进性和原创性,“液体门控技术”与人工智能、核糖核酸疫苗等入选了2020年“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”全球“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”,其中仅有两项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引领。曾受邀作为央视CCTV-10科教频道《百家讲坛》栏目科学公开课的主讲人。目前,他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副主编等。


内容介绍:向自然学习是新材料和新体系发展的永恒主题,通过生物材料微纳结构和功能的研究,特别是界面仿生为设计制备复合功能材料带来全新思路。在微尺度孔道系统研究中,受肺泡启发,我们孕育了“液体门控机制”,并逐步将液体门控技术的概念与理论发展具体成形。建立应力响应液体门控膜系统,应用于恒压环境下多相流体动态膜分离的新方法;提出了偶极诱导和手性识别响应液门的新机制,建立液体门控物质检测的新理论,发展了一种无电可视化物质检测全新方法,该法操作简单并可微型化使用,可应用于不同污染物快速便携式微量检测等。在纳米尺度孔道系统研究中,受细胞中离子通道的启发,我们构筑了多种智能化学响应的静态和动态纳米孔道系统,开展了其在物质检测、海水淡化等应用方面的研究。曾受Science的邀请发表该领域的展望论文,提出了“仿生纳流离子学”的新兴交叉学科的概念。

热点新闻
最新要闻